傅绍良

傅绍良

傅绍良

生年:1962年8月24日

籍贯:湖南澧县

职务: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图书馆馆长、学术委员会委员

专长:唐代佛教、唐代政治思想、唐代文学

傅绍良,男,汉族,1962年8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澧县。1984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84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霍松林先生,1987年毕业,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余年,后在职攻读博士,2002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入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4年7月出站。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图书馆馆长,中国李白研究会理事。

多年来主要从事禅宗与文学、唐代文学史以及唐代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在李白、杜甫、王维等重要诗人以及盛唐气象、唐代政治与文学等重要问题的研究方面有所开拓,见解颇新,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著有《李白的人格与风格》(山西教育出版社)、《盛唐文化精神与诗人人格》(文津出版社1999年)、《盛唐禅宗文化与诗佛王维》(佛光出版社1999年)、《盛唐文学的文化透视》(陕西师大出版社)、《唐代谏议制度与文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2002年7月获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陕西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3年获陕西省教育厅颁发的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3等奖,2004年9月获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陕西省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一、论著

《李白的人格与风格》,山西教育出版社

《盛唐文化精神与诗人人格》,文津出版社(台湾),1999年

《盛唐禅宗文化与诗佛王维》,佛光出版社(台湾),1999年

《盛唐文学的文化透视》,陕西师大出版社

《唐代谏议制度与文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二、论文

论杜甫诗歌的阴柔美,《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04期

论孟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03期

论孟郊审美心理的基本特征,《唐都学刊》1989年第01期

论中国古代梦幻文化中的主体意识,《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03期

论李白的妇女诗及其人格美,《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01期

论中唐诗人的精神风貌,《唐都学刊》1991年第02期

爱神的失落与回归——中国古代神恋心态探微,《人文杂志》1991年第05期

李白的个性意识与悲剧心态,《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01期

李白不入科场原因新探,《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03期

论李白的怀古情结与心理调适,《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04期

论李白人格悲剧的文化意蕴,《晋阳学刊》1996年第03期

论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与哲人风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03期

论杜甫的谏臣意识,《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03期

盛唐气象的误读与重读,《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01期

论盛唐诗人的人格范型,《晋阳学刊》2000年第01期

从负重生活到艺术生活——佛教与盛唐诗人生活态度,《江海学刊》2000年第04期

张九龄罢相与王维思想的转折再议——兼论佛儒合一的宗教观念的政治效应,《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06期

社会关怀与终极关怀的换位与重构——佛教与盛唐诗人生活研究之二,《兰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06期

禅宗与盛唐山水审美意识的转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04期

盛唐诗人与僧侣交游的特征及贡献,《唐都学刊》2001年第02期

论杜甫忧己伤物的泛灵心态,《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01期

从唐人眼中的盛唐看唐诗分期的客观标准,《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03期

论盛唐诗人的生存忧患及其文化意义,《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05期

论禅宗内在精神的诗意化形式及文化内蕴,《兰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01期

唐代谏官与文学,陕西师范大学,2002-05-01

王维“闲”“空”意趣的禅学再确认,《文史哲》2002年第03期

论王维诗歌“宇宙重造”的美学特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03期

论唐朝贞观时期谏官的文学设计,《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03期

唐代谏官任职资格中的文学因素,《人文杂志》2003年第06期

唐代政治意义上的文学意识,《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01期

唐代诗人的拾遗、补阙经历与诗歌创作,《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04期

唐代谏诤风气与文学家谏官的命运,《人文杂志》2006年第05期

杜甫“诸葛诗”与其仕宦心态,徐建芳《兰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05期

论唐代诗人受拾遗补阙诸官的政治心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02期

陈子昂的谏诤实践及其文学地位的确认,《人文杂志》2008年第03期

论儒家政治观念中的君权有限理论,《社会科学评论》2009年第04期

唐诗中的“谏纸”、“谏书”、“谏草”与唐代谏议规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01期

三、书评

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寻找永恒的人文精神——读《唐前史传文学研究》,《学海》2001年第02期

一本揭示修辞行为内在动力的好书——评叶南的《信息修辞学》,《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06期

四、访谈

提高科学和文化素质,反对伪科学——访著名哲学家任继愈先生,《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01期

加强学术争鸣促进学科建设——访著名历史学家李文海教授,《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02期